怎样治好腰肌劳损 (3种方法要知晓)

摘要:  腰肌劳损可通过药物、物理治疗和运动康复综合改善,核心在于缓解炎症、修复损伤并强化肌肉。急性期需药物镇痛,慢性期需结合热敷和功能锻炼,日常避免久坐弯腰等不良姿势。1.药物...

 

腰肌劳损可通过药物、物理治疗和运动康复综合改善,核心在于缓解炎症、修复损伤并强化肌肉。急性期需药物镇痛,慢性期需结合热敷和功能锻炼,日常避免久坐弯腰等不良姿势。1.药物治疗是缓解急性疼痛的关键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、塞来昔布能抑制局部炎症反应;肌松药如盐酸乙哌立松可放松痉挛肌肉;外用药膏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。需注意药物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,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口服抗炎药。

2.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红外线照射每次20分钟能加速代谢废物清除;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松解粘连组织;中医推拿采用滚法、按揉法放松竖脊肌和腰方肌。居家可用热水袋热敷疼痛处,温度控制在50℃以下避免烫伤,每日2次每次15分钟。

3.运动康复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。臀桥训练平躺屈膝抬臀,保持肩髋膝成直线10秒;鸟狗式四点跪位交替伸展对侧肢体;麦肯基疗法俯卧时用肘部支撑上半身伸展腰椎。训练需循序渐进,初期每个动作完成8-10次,疼痛加重立即停止。游泳和快走等有氧运动每周3次,每次30分钟以上。

纠正日常姿势同样重要。办公时使用腰靠垫维持腰椎生理曲度,搬重物时下蹲代替弯腰,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。久坐超过1小时需起身活动,可做站立位腰部后伸动作。体重超标者需减重以降低腰椎负荷,BMI建议控制在18.5-23.9之间。

腰肌劳损的康复需要多管齐下,药物控制症状后必须配合功能锻炼。急性发作期应休息1-2天,慢性患者建议持续锻炼3个月以上。若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,需立即排查腰椎间盘突出等严重病变。建立长期护腰习惯比短期治疗更重要。


浮窗式百度分享代码,请勿使用文字或图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