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谷城(周谷城题字的图书馆)
本文叙述内容如下:
- 诸侯时期的相关制度?
- 湖南一师出了哪些历史名人?
- 复旦大学的历史人物?
- 纣王墓是怎么发现的?
-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出过哪些名人?
诸侯时期的相关制度?
春秋战国早期还有诸侯国尊崇周王朝的礼仪制度。
但是到春秋末期战国早期就发生了礼崩乐坏。各个诸侯国纷纷各自为政把周王朝的礼仪制度破坏。
周王朝的礼仪制度分为五种。分别是吉礼、凶礼、军礼、嘉礼和宾礼。春秋早期连战争都有礼仪制度规定。
湖南一师出了哪些历史名人?
有以下历史名人:
- 毛泽东
- 蔡和森
- 陈天华
- 陈子展
- 段德昌
- 郭亮
- 何叔衡
- 袁吉六
- 方维夏
- 李达
- 李维汉
- 刘畴西
- 任弼时
- 罗学瓒
- 田汉
- 谭延闿
- 陶峙岳
- 谢觉哉
- 徐特立
- 夏曦
- 杨昌济
- 袁国平
- 周谷城
复旦大学的历史人物?
叶景莱,生于1881年,是复旦的第一任学生会主席,是直接参与学校行政管理的学生代表。
马相伯,原名马志德,圣名若瑟,又名钦善、建常、绍良,字斯藏,又字相伯、湘伯、芗伯,以字行,别署求在我者,晚号华封老人,男,祖籍江苏丹阳,生于丹阳马家村(今江苏丹阳),中国著名教育家,震旦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复旦中学、向明中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,爱国人士,耶稣会神学博士。
杰出教育家蔡元培、民国高官于右任、邵力子为其弟子。后人辑有《马相伯先生文集》。
纣王墓是怎么发现的?
因河道东移,河床日见冲刷变低,纣墓露出,是这样被发现的。
纣王在同周武王牧野大战失败后,登上鹿台自焚,商朝灭亡。周朝建立后,周武王为显示他不绝人祀的仁君风范,允许纣的后代葬其遗骨。纣王的儿子武庚遵照纣“死后葬于淇河之中”的遗命,命人截断淇水,在河床上凿竖穴而葬,封口后,河水照流。后因河道东移,河床日见冲刷变低,纣墓露出,又渐与堤岸连在一起。纣王墓呈长方形,为土冢,长50米,宽15米,高7米。墓前原立一通巨碑,上篆书“殷纣辛之墓”。今已不存。1987年9月,重新立碑一通,上镌周谷城题“纣王之墓”。墓冢四周林木葱郁,东侧有清澈晶莹,宛若玉带的淇水萦绕,整个墓区内清净素雅,风景宜人。纣王陵附近还有妲己墓。
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出过哪些名人?
毛泽东,中华人民共和国,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,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,1920年至1922年任一师附小主事兼师范部国文教员。
蔡和森:革命家、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;1913至1915年就读于一师。
陈天华:革命家。1903年就读于一师,获官费赴日留学。
陈子展:文学家。1923至1927年任一师国文教员。
段德昌:革命家、军事家;1924、1925年就读于一师。
郭亮:早期工人运动领袖、烈士;1920至1922年就读于一师。
何叔衡:革命家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;1913、1914年就读于一师。
黎锦熙:教育家、语言文字学家,1955年的中科院学部委员;1913至1915年任一师历史教员。
袁吉六,字仕策,榜名仲谦,民国2年(1913)春,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国文教员。
方维夏,教育家,1911年夏到1918年夏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农业、博物教员和学监主任
李达:马克思主义理论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,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,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;1923至1926年任一师社会学教员。
李维汉:革命家,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;1916、1917年就读于一师,1917、1918年任一师附小初级部主任,1922、1923年任一师教员。
刘畴西:红军高级将领,黄埔军校三百名将之一;1920至1924年就读于一师。
罗学瓒:革命家;1913至1918年就读于一师。
皮锡瑞:经学家、诗人;1903至1906年任一师伦理、经史教员。
任弼时:中国共产党、中国人民解放军、中国青年运动的领导人;1915至1918年就读于一师附小高级部。
舒新城:教育家、辞书编纂家。1920、1921年任一师国文、英语教员。
谭延闿:光绪进士,湖南省主席、行政院长;1905、1906年任一师校长。
陶峙岳:高级将领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;1904至1907年就读于一师附小。
田汉:剧作家、诗人,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;1921至1922年任一师国文教员。
王先谦:教育家、语言文字学家;1903至1904年任师范馆校长。
夏丏尊:教育家、作家;1920至1922年任一师国文教员。
夏曦:红军高级将领、烈士;1917至1922年就读于一师。
谢觉哉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。1920至1923年任一师附小教员。
辛树帜:生物学家、农史学家和教育家。1920至1924年任湖南一师生物教员。
徐特立:教育家;1913至1919年任一师教育学、教学法教员兼教育实习主任。
杨昌济:教育家;1913至1918年任修身、教育学教员。
杨树达:教育家、语言文字学家;1955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(学部委员),1914、1915年任一师国文教员。
易白沙:革命家。1917年任一师国文、历史教员。
袁国平:红军高级将领、烈士;1922至1925年就读于一师。
张国基:教育家、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。1915至1920年就读于一师。
萧瑜,又名萧子升,著名诗人萧三的哥哥,毛泽东之旧友,191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,于1915年秋毕业。
周鲠生:教育家、国际法学家;1904至1906年就读于一师。
周谷城:教育家、历史学家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;1921至1927年任一师英语教员,曾先后兼任教务、训育主任。
作者:yunbaoer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unbaoer.com/yun/77220.html发布于 2024-04-29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孕宝儿